慢性腎臟病是起病隱匿,并不斷發展的疾病,進展到終末期腎病是一個逐漸進展的過程,但由于臨床表現無明顯癥狀,往往不易早期發現,也就容易失去最好的干預治療時機。 腎臟替代治療方法的發展迅速,治療質量也不斷提高,使其成為治療腎臟替代治療有效的方法之一,雖然終末期腎病的死亡率近年來顯著下降,但是相對其他人群而言,終末期腎病患者高昂的醫療費用、嚴重的并發癥及高死亡率、相對低的生活質量和社會回歸率,都是需要關注的重點問題。因此,強調對于慢性腎臟病患者群的早期篩查和診斷,早期隨訪干預,以最大程度地減少和延緩終末期腎病及其并發癥的發生,減輕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質量,節約個人花費和社會醫療資源,是利國利民的事情。慢性腎臟病的不斷進展、惡化,導致腎功能減退帶來對全身各個系統的影響,以至需要尿毒癥透析,最后乃至死亡等嚴重后果。 慢性腎臟病與心腦血管疾病的關系也相當密切,慢性腎臟病各血管并發癥的發生率及死亡率均遠遠高于普通人群,相當多的慢性腎臟病患者在進入終末期腎病之前已死于嚴重心腦血管并發癥。腎臟損害的指標(如血肌酐、尿白蛋白和尿酸等)是影響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而延緩慢性腎臟病進展或糾正慢性腎臟病危險因素后均可使心血管并發癥明顯減少。 因此,慢性腎臟病本身就是心腦血管疾病獨立的危險因素,與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延緩腎臟疾病的進展,對降低心腦血管并發癥和死亡率尤其重要。 慢性腎臟病危險因素包括:糖尿病、高血壓、自身免疫病、全身性感染、大于60歲、有腎臟病家族史、急性腎功能衰竭恢復期等。 臨床醫師應該對這些高危人群定期進行尿蛋白甚至尿微量白蛋白的檢測。慢性腎臟病早期起病往往隱匿,部分患者可表現為浮腫、泡沫尿、高血壓等,很多年輕患者不重視每年的體檢,就診時已是功能衰竭晚期,延誤了治療的機會。而臨床還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在體格檢查時偶爾發現高血壓、蛋白尿和腎功能不全,因此在常規體檢中重視早期腎臟病的信號對于早期發現腎臟病具有重要意義。慢性腎臟病的主要表現包括高血壓、蛋白尿、血尿及腎功能不全等。對于高血壓等相關指標應常規進行檢查和監測。 監測血壓、尿常規檢查、定期(每年)復查尿微量白蛋白,以早期發現高血壓腎損害。尿常規、尿微量蛋白、24小時尿蛋白定量、尿蛋白電泳等,有效控制蛋白尿、高血壓可延緩慢性腎臟病進展并減少心血管并發癥。血肌酐(注意年齡、種族和性別的影響)腎小球濾過率、同位素檢測、內生肌酐清除率測定、血漿清除率測定、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 CystatinC)測定等均可對腎功能不全的早期評估。臨床上往往進行多個指標綜合評估,并針對于個體選擇不同的方法進行評估,注意考慮一些特殊人群如肥胖者、兒童、高齡、肌病等患者。
|